落地页    行业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报告2023》正式出版

《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报告2023》正式出版

创建时间:2025-01-16 16:55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全球碳中和之路亦是如此。2023年10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净零路线图:实现 1.5℃目标的全球途径》显示,全球碳中和进程正在持续推进。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创纪录的370亿吨,比疫情前的水平高1%。在经历了两年能源使用和排放异常波动后,2022年碳排放量增幅明显放缓,远低于2021年 6%的增长速度和3.2%的全球GDP增速。

  随着世界经济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转变,能源的清洁和低碳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方向。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在满足电力需求方面创下新纪录,占比达到31%。清洁能源广泛应用、电动汽车加速普及、能源效率持续提升,有效抑制了由于增加化石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化石燃料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顶峰。IEA预计,到 2030年,太阳能光伏和电动汽车将贡献碳减排量的1/3,电动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份额将超过65%,世界在清洁能源上的投资将由2023年的1.8万亿美元攀升至每年约4.5万亿美元,能源强度显著下降,能源系统基础设施数量和多样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双碳”目标提出三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速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2023年以来,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从专项政策到配套措施,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助力交通领域绿色能源革命。

  《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报告2023》的数据调研和研究范围较广,特别提供了下沉市场和典型场景用户公用充电行为特征以及绿色出行碳积分创新应用部分内容。同时,本报告还深度调研了用户充电满意度及改善情况,洞察研判用户充电行为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围绕城乡充电“一张网”建设、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协同、产业链及生态协同等方向,提出前瞻性发展建议,旨在为政策制定部门、行业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实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一)2022-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二)2022-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研究说明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选取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指标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 用户公用充电行为特征

  一、充电时段特征

  (一单日分时段充电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分时段充电特征

  (三快、慢充分时段充电特征

  (四不同类型用户分时段充电,特征

  (五)不同季节分时段充电特征

  (六)不同区域分时段充电特征

  二、单次充电特征

  (一用户整体单次充电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单次充电特征

  (三快、慢充单次充电特征

  (四不同类型用户单次充电特征

  (五)不同季节单次充电特征

  (六)不同区域单次充电特征

  三、快、慢充使用特征

  (一用户整体快、慢充使用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快、慢充使用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快、慢充使用特征

  (四不同季节快、慢充使用特征

  (五)不同区域快、慢充使用特征

  四、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一)用户整体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二不同类型用户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三不同区域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五、充电设施单枪使用特征

  (一)用户整体充电设施单枪使用特征

  (二不同类型用户充电设施单枪使用特征

  (三不同区域充电设施单枪使用特征

  六、充电场所选择特征

  (一)主要停车充电场所选择特征

  (二)不同充电枪规模充电场站选择特征

  (三)不同停车收费类型充电场站选择特征

  (四有误配套设施充电场站选择特征

  七、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一)用户整体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四不同区域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八、跨场站充电特征

  (一用户整体跨场站充电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场站充电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跨场站充电特征

  (四不同区域跨场站充电特征

  九、跨城市充电特征

  (一用户整体跨城市充电特征

  (二节假日与非节假日跨城市充电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跨城市充电特征

  (四不同区城跨城市充电特征

  (五)不同城市群跨城市充电特征

  十、充电前后车辆SOC特征

  第三章 典型城市用户充电行为特征

  一、采用分时电价机制典型城市

  (一)0:00-24:00充电时段特征

  (二)块、慢充电桩使用特征

  (三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四充电场所使用特征

  二、未采用分时电价机制典型城市

  (一)0:00-24:00充电时段特征

  (二)块、慢充电桩使用特征

  (三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四充电场所使用特征

  三、下沉市场用户公用充电行为特征

  (一)0:00-24:00充电时段特征

  (二)块、慢充电桩使用特征

  (三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四充电场所使用特征

  第四章 典型场景用户充电行为特征

  一、高速服务区用户充电行为特征

  (一用户整体充电特征

  (二0:00-24:00充电时段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充电特征

  (四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二、社区用户充电行为特征

  (一用户整体充电特征

  (二0:00-24:00充电时段特征

  (三不同类型用户充电特征

  (四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第五章 用户公共充电满意度研究

  一、用户充电满意度及改善情况

  二、用户充电主要问题

  (一充电App选择原因分析

  (二充电场站选择原因分析

  (三充电过程相关问题分析

  (四充电场站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五)充电费用(及服务费)合理性分析

  (六)充电设施布局相关问题分析

  三、典型充电场景主要问题

  (一)社区公用充电桩充电

  (二)高速公路充电

  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出行碳积分创新应用

  一、碳普惠用户参与度及行为调研

  二、碳积分创新应用路径及商业模式探索

  (一快电碳账户

  (二极氪汽车“Z-Green 社区”

  (三碳普惠绿色出行与数字人民币

  第七章 行业发展建议

  一、统筹推进城乡充电“一张网”建设,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二、创新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充电场站评级体系建设

  三、探索“统建统营统服”模式,完善社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四、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加强车网互动协同发展

  五、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设,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

  六、加强公共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链及生态协同能力

  七、鼓励提供差异化充电服务,探索公共充电新兴商业模式

 

  获取《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研究报告2023》,联系邮箱:xumeng@evcipa.org.cn

 

 

  关于转载

 

如需转载, 请在开篇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中国充电联盟 | EVCIPA), 转载后请将链接发送给我们。未经许可的转载以及改编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邮箱:songhuaqin@evcipa.org.cn